第397章(3/3)
p>一时间,国内人心惶惶,贵族势力纷纷外逃。吴国皇帝也不后悔,毕竟这个消息迟早要传到吴国,不如趁早平息负面影响好。
于是,在几位皇族大臣的建议之下,吴国皇帝下令,以铁血手段接连杀了上千贵族,终于暂时止住了这一股外逃风。
其后,就是振奋人心的策略了,散尽皇宫内库之财,赏赐给边关将士。
同时,目标一致对邵国开战!
此时,诸国皇帝都还在会盟商讨细节,周边各国的皇帝都好不在国内,这便给了吴国一个很大的可趁之机。
策略一立定,立即开始了紧迫有序的运转。
大军正在云集,头一件大事是任将。
目下,吴国大将吴贲与楚国交战之外,其余的诸多大将也都有使命在身,原本一班齐整整的大将顿时显得单薄起来。
反复思忖,吴皇接受了臣下的建议,赐几位遭受贬谪的大将无罪,重新启用。
中军司马、幕府大将、统帅、先锋等等,任将之事方初告了结。
第二件大事,是会同国尉府等相关官署,一一确定调兵事宜。
自灭国大战开始,无论分合,吴军对外出动的总兵力始终保持在一个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当年所有的大军始终在关外作战。
伐晋之打了一年多,因始终未出现兵力匮乏之困境,也就没有再行征发国人入军。
目下,伤亡连同既往伤亡,新军兵员已经锐减三十万余,再减去留镇边疆的,主力大军统共只有二十万余,距预计的五十万大军相差尚远。
故此,要调集五十万灭邵大军,实际上便是要以这二十余万新军为主力并聚合整个吴国的兵力。
大举调兵关涉各方,须得皇帝亲自出马筹划并随时决断。
丞相人等,由四方各出一名精干大吏组成一个聚兵署,依照四方长官商定的方略实施调兵,主要关塞守军,一律调出由副将率领的三成兵员,合计二万上下,另外的驻兵重地是拱卫皇都的,同样调出八成,最后总共合计,堪堪五十万大军。
此后,一旦被外邦军队突破边关,吴国内再无抵抗之力。
但是,他只能这样了。
冒险一战。
吴国皇帝给所有的发令官署都明白限定了时日,无论艰难险阻,十日之内所调军马必须开到指定大营,完成兵将统属之整编。
第三件大事,备细确定兵器打造修葺与粮草辎重方略。
吴国军队的兵器装备经历了诸多大战,早已经残败不堪,此时便要凑出一套可用的兵器。
根基疏浚完毕,已是十日之后了。
此时,各国皇帝刚刚回国。
譬如邵国皇帝,还在苍国皇宫。
幕府人马辚辚上路。
“诸位将军,灭邵之功,在此一役!”
几日之后,幕府人马抵达南阳大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