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节 九月风暴 1(3/5)
边,不存在“黑龙江省”的政区,但中方还是坚持以前的东北四省政区划分。)夺取了呼伦贝尔,这让布柳赫尔、朱可夫等远东苏军主要将领都如释重负,因为他们总算可以对克里姆林宫里那个位于苏联权力巅峰的铁腕独裁者有一个初步的交代了。苏军的初步失利和受挫,让斯大林震怒不已,眼下攻占呼伦贝尔,好歹让苏联当局有了一块遮羞布,苏联宣传机构随即大吹特吹,宣称“苏联红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攻占呼伦贝尔,击毙日军无数,缴获大量战利品”“数十万中国东北民众夹道欢迎把他们从日本人奴役下的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的伟大的苏联红军”等等。实际上,苏军之所以能攻占呼伦贝尔,很大的原因是日军“故意放水”,并且苏军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再次伤亡了一万四五千人,损失大量武器装备,守卫呼伦贝尔的日军死伤七八千,没有一个联队甚至一个大队被苏军全歼,几乎是全身而退。
日军之所以“故意放水”,并非日苏暗通款曲,而是出于更深层的目的。东北境内的日军虽然有伪满军助战,还有十余万后备军,但整体实力还是不如苏军的,只能被动的防御,难以展开主动的攻击。如果这样打下去,虽然日军不会一溃千里,但战事必然会陷入拉锯战、消耗战、持久战,日军苏军拼得两败俱伤,最高兴的自然是中国人。东京高层的最新打算是:集中最大化的力量,在一场大型反击战中痛歼苏军,把苏军赶出伪满洲国,使其不敢再进犯伪满洲国,从而结束战事。苏军想要速战速决,不想拖下去,日军也是一样。日苏打消耗战,苏联撑得住,但在政治上会陷入不利,日军也撑得住,但在军事上会陷入不利,日军的目的就是把苏军赶出伪满洲国,并不想大规模地报复苏联,毕竟日苏全面开战,德国人和中国人都袖手旁观,德国人是没准备好,中国人既是没准备好也乐得坐山观虎斗,那么,日本就是给德中两国彻底当枪使了。对此,东京高层也是很清楚的。只是,日军想要“集中最大化的力量”,必须要动用其已在国内组建的三个新师团,但是,日军动用这三个新师团需要得到德中两国的同意,对此,德国人不反对,中国人则强烈反对。中方的理由和逻辑都是强大的:东北境内的日军打得很不错嘛,顽强地顶住了苏军,虽然丢了满洲里,但死守住了呼伦贝尔,由此可见,日军光靠在东北境内的部队抵挡住苏军是绰绰有余的,既然如此,日军何需增兵?
东京高层对于武汉的这个“狡猾无比的回复”深感恼火,但又无法反驳,因此采取“迂回对策”,故意命令前线日军放弃呼伦贝尔,开门揖盗,放苏军进入黑龙江省,造成苏军“即将兵临齐齐哈尔城下”“日军确实支撑不住了”的局面,从而迫使中方同意日军向东北增兵。
果然,苏军攻占呼伦贝尔、日军“支撑不住而败逃”(实际上是弃守)后,中方确实松口了,允许日军把国内的三个新师团送到东北参战。
苏军攻占呼伦贝尔,日本人暗暗高兴,因为他们“迂回增兵计策”得逞了;
苏军攻占呼伦贝尔,苏联人也很高兴,因为他们对莫斯科高层有个交代了;
苏军攻占呼伦贝尔,中国人最为高兴,因为苏军算是深陷在东北战场上了。
国和国之间,就是如此的尔虞我诈。
9月6日,南京军全面制定了出兵外蒙古、收复外蒙古的作战计划,出兵时间定在9月9日。出于某种对苏联的讽刺目的,蒋纬国把这份作战计划代号为“九月风暴”。
南京军总部(军委会北平行营)的会议厅内,蒋纬国看完作战计划,长长吐出一口气,然后站在墙壁上的中国地图前,凝视着外蒙古的辽阔土地,情不自禁地思绪万千、新潮起伏。
“外蒙古啊外蒙古...”蒋纬国看着地图上的外蒙古,有种想流泪的感觉,不是因为喜悦,也不完全因为愤恨,更多的是因为心酸,“我的祖国啊,你怎么就这么多的灾多难呢!沙俄、沙俄的继承者苏联,对你真的是太残忍、太恶毒、太疯狂了!外蒙古,173万平方公里啊(这里的“外蒙古”不只是后世的蒙古国,还包括唐努乌梁海地区。蒙古国总面积约156万平方公里,唐努乌梁海地区总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实际上,清末的唐努乌梁海地区面积更大,达到约24万平方公里)!放在欧洲,这么大的地方可以建立多少国家?德意英法等国本土都只是几十万平方公里而已,为了几万甚至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它们就可以打得你死我活,但在东方,苏俄侵占中国领土却是以百万平方公里为单位的!简直就是骇人听闻!令人发指!不只是外蒙古,外蒙古前面还有外东北,也有差不多100万平方公里!呵呵,外蒙古还不够,外东北和外蒙古加起来,还有西伯利亚,统统都填不满北极熊那近乎无底洞的胃口,外蒙古后面还有新疆,166万平方公里啊!恐怖啊恐怖!先是外东北,然后是外蒙古,接着是新疆!苏俄啊苏俄,你这头北极熊,真的是太贪婪了!贪到了史无前例、匪夷所思的地步!说到底,怪谁呢?与其像祥林嫂那样自怨自艾地说别人太坏,更应该找自己的原因!不自强就要挨宰!落后就要挨打!”
外蒙古是中国在近代百年来承受的无数苦难的一个缩影。满清灭明朝时得到蒙古人的大力支持,所以在满清立国后,允许蒙古人“半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