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节 九月风暴 5(3/4)
暴的外国侵略者头子)。只不过,蒋纬国眼下治理外蒙古却没有徐树铮那么费劲,他当然不会搞屯垦,因为那是错的,外蒙古不适合发展农业,蒋纬国顺其自然,发展畜牧业就行了;至于外蒙古的“上层集团”,他们以前是徐树铮的阻力来源,现在则不会成为蒋纬国的阻力来源,因为他们都死得差不多了。蒋纬国真想“感谢”乔巴山,他在统治外蒙古时大开杀戒,把外蒙古的王公贵族、喇嘛僧侣都杀得七七八八了,即便是外蒙古的活佛,也遭到他的毒手,所以,外蒙古此时不存在传统的“王公贵族阶层”,外蒙古此时的上层集团就是乔巴山团伙,乔巴山把外蒙古“清洗得干干净净”,蒋纬国再把乔巴山团伙斩草除根,那么,蒋纬国手里的外蒙古就是一片“非常干净的地方”,基本上不存在什么上层集团、传统势力了。蒋纬国治理这么一片“非常干净的地方”,自然是神清气爽、大展拳脚,因为牛鬼蛇神都被铲除了。除了有系统地把徐树铮当年的措施和经验进行补救和发扬光大,已经颇有行政经验的蒋纬国知道要加强哪些地方才能真正地让外蒙古变成中国永远不会被分裂的领土,一是永久驻军,二是成立有效的行政机构,三是推广教化工作,四是给广大外蒙古百姓实惠,好好地发展外蒙古的经济,造福于民、取信于民,让外蒙古和内地互利双赢、共同进步,五是同化。外蒙古这么大,人口却这么少,显然,这里可以居住更多的人,并且是汉族人。蒋纬国打算,花三年时间从内地向外蒙古移民(汉族人)一百万,彻底地让汉蒙两族在外蒙古变成一家人,同时,外蒙古的居民增加了,也能促进外蒙古的开发和进步,人毕竟是社会发展的第一因素。
第77师等南京军部队在外蒙古顺利得手时,第17师也在西北征途上所向披靡。
第17师早在8月中旬就移师到了西安,坐镇陕南的第34集团军司令胡宗南不敢懈怠,亲自迎接了率领第17师抵达西安的军长陈明仁和师长冯治安。在欢迎宴会上,陈明仁特地向胡宗南敬酒:“胡钧座,此次我部奉委员长命令,远征西域,路途千里,艰苦卓绝,并且沿途的宁甘青三省都是马家军的地盘,此次作战之难度,无需多言。可以说,胡钧座您就是我们的背后支柱了!此次作战,成败关键不在于我们,而在您啊!”
胡宗南感慨地道:“子良啊,这些不用你说,我心里明白。当年左公(左宗棠)率领七万湖湘子弟兵收复新疆,抬棺西征,一路风霜险恶,令我等后人观读史书都为之不寒而栗,如今你们重走左公之路,我等为之肃然起敬,岂敢不鼎力相助?更何况,你我都是党国军人,这些都是分内之事,子良不必多言!”
陈明仁感动地道:“这么说,胡钧座愿意鼎力相助我部了?”
胡宗南连连点头:“当然!当然!”
陈明仁也点点头,然后话锋一转:“那好,请胡钧座将你部一半的重武器、弹药以及大部分的汽车、驮畜都转给我部。”
正在喝酒的胡宗南差点儿被酒水呛到,他随即醒悟,自己上了陈明仁的大当。
在胡宗南的极度不情愿和极度懊恼中,第17师毫不客气地把第34集团军来了一个“清仓大处理”,半抢半要地拿走了第34集团军一半的重武器和弹药,以及几乎全部的汽车和驮畜,顺便还把第34集团军在西安一带的几座军械库都搜罗一空。对此,冯圣法有些不安,他问陈明仁:“军座,咱们这样...不好吧?”
“怎么不好了?”陈明仁冷哼一声,“这个所谓的‘天子门生第一人’反正不干实事,那些枪炮弹药汽车骡马放在他手里也是浪费!我们就要长途作战,拿了,既是天经地义也是物尽其用!”
冯圣法艰难地道:“可是...胡宗南毕竟是委员长最宠爱的学生和心腹爱将,我们这么做,他肯定背后打我们的小报告。”
陈明仁哈哈一笑:“我的冯师座,我们的后台是谁?是二公子!胡宗南在委员长心里能比得上二公子?再说,我们拿下新疆,委员长‘龙颜大悦’,嘉奖我们还来不及,怎么会处罚我们?”他收起笑容,神色认真地道,“军械物资多多益善,我们这么做也是为更好地完成收复失地的任务,并且让弟兄们少流一些血,只要能做到这两点,我就是受处罚也值了!”
第17师从山西移师到陕西的路上会经过河南,经过蒋鼎文和汤恩伯的地盘,最后进入胡宗南的地盘。陈明仁依次见到蒋鼎文、汤恩伯、胡宗南时都故意地套他们的话,到了西安,他先是“抢了”胡宗南大批的军械物资,同时命令在后面负责后勤事务、后续部队的副军长陈安宝,对蒋鼎文和汤恩伯也“下手”,抓住他们的话柄,强行索要大批的军械物资。对此,蒋纬国和汤恩伯都跟胡宗南一样哑巴吃黄连,他们即便向蒋介石告终,也没办法“讨回公道”,因为陈明仁是蒋纬国的人,蒋介石当然不会处罚陈明仁,再加上第17师确实需要那些军械物资,所以蒋介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第17师一路从山西开拔到陕西,顺便敲了一路竹杠。靠着这个办法,第17师的军械弹药和军用物资得到了极大的充实,战备辎重因此而更充足。
8月18日晚上,第17师正式从西安出发,为了保密,全师昼伏夜行,并且对外使用的是胡宗南部第34集团军第1军的番号,一路飞沙走石、风尘滚滚。全师三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