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节 遍地狼烟 6(4/5)
的苏军步兵们难以置信地看到不远处的林海雪原里冲出来大批乘坐在雪橇上由驮畜拖曳着、飞驰如梭地发动进攻的中国军人。“中国人!”苏军无不大惊失色。
“杀!”伴随着汉语喊杀声的是冰雹般劈头盖脑的步兵炮弹和迫击炮弹,一bō_bō炮弹呼啸到苏军炮群阵地上,霎那间电闪雷鸣、天崩地裂,苏军火炮边堆放着的炮弹纷纷被引爆,霹雳般的大爆炸中,烈火犹如火山喷发般不断拔地而起,火炮周围的苏军炮兵要么粉身碎骨要么血肉横飞,一尊尊沉重的大炮在剧烈的大爆炸中化为废铁零件。连绵不断的爆炸火球中,苏军火炮和苏军炮兵的碎片一起漫天横飞。
这是一场痛快淋漓的战斗,由于苏军兵力吃紧,加上几乎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南京军会出现后方的炮群阵地上,因此护卫炮群的步兵比操控火炮的炮兵还要少。腥风血雨顷刻间在暴风雪中团团绽放,乘坐雪橇的南京军官兵们在雪原上如履平地、风驰电掣,转眼间已经杀到苏军炮群跟前,官兵们大吼着,飞蝗闪电般的子弹杀得苏军血水四溅,手榴弹横飞乱舞,引爆了一门又一门苏军大炮。战斗几乎是一边倒,惊慌失措的苏军步兵们勉强抵抗,炮兵们则抛弃火炮、四散奔逃,因为沉重的大炮陷在雪地里根本就带不走。杀得热血沸腾的南京军官兵们惊喜万分地发现,苏军炮兵基本上没有日军炮兵那种末日到来时疯狂破坏大炮的“坏毛病”,大批苏军火炮被苏军炮兵仍在原地,完好无缺地被南京军缴获了。齐学启欣喜若狂,他急忙组织队伍里的炮兵们操控苏军火炮,同时用无线电联系上伊城的邱清泉,询问攻城的苏军的坐标位置。伊城战场上,原先一bō_bō苏军炮弹掠过苏军头顶,飞到守城南京军的头上,接着,炮火停歇了一阵子,最后,炮火再度染红半边天,从苏军炮群阵地上轰出来的炮弹雨纷纷落在了攻城的苏军的头上。在自家炮弹的爆炸中,攻城苏军被炸得狼奔豕突、抱头鼠窜。
“没想到缴获到这么多大炮!”齐学启、廖耀湘、贺光谦等军官都心花怒放,被他们缴获的苏军火炮超过四百门,过半都是大口径重炮。南京军一直在过穷日子,一直苦于炮火不足,一下子缴获到这么多大炮,让齐学启等军官都舍不得下令炸毁,毕竟在缴获到大炮的同时还缴获到了大批炮弹,加上伊城战场上的兄弟部队需要炮火援助,所以齐学启下令分出一半多兵力保护这些大炮,同时带着剩余兵力进攻苏军的第二个炮群阵地。
突击部队继续奋勇冲杀,但在这同时,侦察兵向齐学启汇报一个紧急军情:苏军一个骑兵师正在赶来,不下五千骑兵。
齐学启心头一惊,他迅速在心里算了一笔账:部队此时的可战之兵还有约八千,已有五千在保护到手了的苏军第一个炮群阵地,此时自己带着三千多官兵进攻苏军第二个炮群阵地,很显然,这是兵分多处,陷入很大不利中。齐学启此时共有两个选择:一是让部队立刻炸毁已经缴获到手的那几百门大炮,然后合兵一处,攻击苏军第二个炮群阵地,同时,兵员集中在一起,也可以展开最大力度的防御;二是维持行动不变。很显然,第一个方案最稳妥,第二个方案很有危险性。齐学启犹豫了一下,他实在舍不得炸毁那些宝贵的大炮,毕竟伊城战场上的兄弟部队还需要那些苏军大炮的火力增援,因此他咬牙下定决心,采取第二个方案。
苏军第一个炮群阵地上发生的事情重演在了苏军第二个炮群阵地上,杀过来的南京军官兵们以破釜沉舟之势攻杀着苏军的炮兵和保护炮群阵地的苏军步兵,同时用炮弹、手榴弹、炸药包疯狂摧毁苏军的火炮。看着苏军第二个炮群阵地上遍地火海、雷霆滚滚,数以百计的大炮被炸成废铁残骸,齐学启心如刀绞,他恨不得把这些本来可以缴获到手并且为己所用的苏军大炮都带回去,但他实在做不到,因为兵力吃紧,确实无法保护好并继续使用这些火炮。
摧毁掉苏军第二个炮群阵地时,齐学启带着官兵们正准备返回苏军第一个炮群阵地时,大批的苏军骑兵从林海雪原里杀出来。第74骑兵旅旅长贺光谦看到这些怪叫着杀来的苏军骑兵人人穿着黑色的披风,手持一种类似日本武士刀的弧形马刀,顿时吃了一惊:“哥萨克!”
杀来的苏军骑兵师是一支哥萨克骑兵部队,足有五六千,几万只马蹄踏得雪地间飞雪滚滚、冰屑如雾。
“杀!”齐学启和贺光谦一起怒吼着下令进攻。被强敌吓退绝不是南京军的作风。
遍地的苏军火炮残骸和苏军炮兵步兵的尸骸间,三千余南京军与近两倍于他们的苏军骑兵展开了硬碰硬的恶战。哥萨克骑兵无疑是骁勇凶悍的,但南京军官兵们火力强大,毕竟此时已经是骑兵走向没落的年代,因此战场上的局势并不是南京军一边倒地被哥萨克骑兵屠杀,怒吼声、怪叫声、马蹄声、扫射声、爆炸声中,焦土上立刻血雾如云,大批哥萨克骑兵被南京军射杀得人仰马翻,同时南京军也一丛接一丛地被哥萨克骑兵用马枪射杀甚至用马刀砍得身首异处、血溅三尺。血战了半个多小时,南京军伤亡过半,哥萨克骑兵同样死伤大半,贺光谦在混战中因为战马中弹而落马,继而被一个哥萨克骑兵的战马踩中头部导致颅骨破碎而阵亡,齐学启在指挥部队反击时被一个垂死的哥萨克骑兵一刀砍中腹部
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