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节 乞和停战 1(4/5)
大林的如意算盘在我们眼里根本不足为虑。”说完,舒国生站起身,用眼神意识蒋纬国跟他一起离去,丢下已经被打入石化状态的维辛斯基呆呆地坐在原地。
蒋纬国和舒国生走到会议室外一个四周没有人的空地上。“赤裸裸的威胁?”蒋纬国笑起来,“太简单、太直接了吧?”
舒国生笑了:“大局已定的时候,阴谋诡计已经没必要,越简单越直接的办法越有效。维辛斯基这种人,是斯大林最忠实的走狗,但他真的忠于斯大林吗?斯大林的那些走狗真的发自肺腑地忠于他?未必!他们或是迫于高压手段,或是因为洗脑手段,或是贪图富贵名利,从而心甘情愿地助纣为虐。他们的忠心,不值一文。当然了,为防止这个维辛斯基真的打算给斯大林陪葬,所以我说出了最后那番话。”
“最后那番话有何意义?”
“我暗示维辛斯基,苏联高层内部已经有很多人打算投降了。如果维辛斯基效仿别人、弃暗投明,我们不就策反他了吗?如果维辛斯基死心塌地地效忠斯大林,肯定会回去告密的,告诉斯大林‘很多高层打算背叛你’,斯大林这个时候已经到了杯弓蛇影、疑神疑鬼的地步,他极度害怕他的走狗们会在最后关头背叛他、出卖他、暗算他,所以他会再进行一番‘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清洗。苏联还能再承受一次大清洗吗?到时候,内部一片腥风血雨的苏联岂不是不战自败?并且,压力越大,反抗越强,斯大林越是大杀特杀,越刺激得更多人背叛他。不是吗?”舒国生微微一笑。
蒋纬国竖起大拇指:“确实如此。”
与此同时,北亚战场最西段,南京军在“大沙暴”反击中刚刚攻占的苏联城市秋明。
第37军军长兼第38师师长张自忠正在城外路上迎接着率部抵达的第77师副师长胡琏。两位将军谈笑风生地进行了一番客套寒暄,最后,张自忠好奇地问胡琏:“胡副师座,来此有何贵干?”
胡琏微微一笑,轻轻地吐出两个字:“屠城。”
“啥?”张自忠大吃一惊,“屠城?什么意思??”
胡琏取出一张手令:“这是二公子亲自下达的命令。秋明城区里的十八万居民,无论男女老幼,全部杀光,一个不留。”他一脸善解人意地笑了笑,“二公子考虑到,张副军座可能下不了手,所以特让兄弟我带人过来替你动手。”
张自忠又震惊又感到匪夷所思:“为什么要屠城?”
胡琏收起手令,再次笑了笑:“曹操攻打徐州,破城后展开屠城,杀人一万,夸大为三十万,对外宣传市因为徐州军民死战不降,所以屠城以立威,接下来,曹操大军所到之处,各城尽皆闻风丧胆、望风而降,这就是‘屠一城,降十城’。”
张自忠仍然十分惊愕:“恕我直言,我还是不太明白。”
胡琏看着即将变成人间地狱的秋明:“秋明是一座刚刚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城内的工厂虽然不多,但对于我们而言也是非常宝贵的,可恨,我军攻占秋明时,秋明的苏联军民居然执行了焦土政策,炸毁工厂、破坏机器,导致我军得到的只是一座废墟。接下来,我军攻打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等地,当地苏联军民岂不是要效仿秋明?因为不识抬举以及恶意破坏,致使那些本该属于我国财富的工业设备荡然无存,所以秋明遭到我军屠城,全城十八万人,无一幸免。”他看着张自忠,“接下来,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等地的苏联军民还敢执行焦土政策吗?”
张自忠茅塞顿开:“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他随即想到了什么,“秋明城共有十八万居民,你们该不会真的要一个不留吧?你们应该是杀几千人,然后夸大为十八万吧?”他看着胡琏,心里有股不妙念头,“你们难道真要杀光全城十八万人?我军名誉会被玷污的!”
胡琏哈哈笑起来:“张副军座啊张副军座,我军杀几千人对外宣称杀了十八万,我军杀十八万对外宣称杀了十八万,宣传效果是一样的,那么杀几千人和杀十八万人有区别吗?”他意味深长地道,“至于我军名誉,不需要担心,第一,胜利者是不会被谴责的,成吉思汗杀人上亿,那又如何?照样被讴歌、称颂、崇拜,我军会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谁会给那些死掉的苏联人伸冤叫屈、主持公道?第二,说实话,我军名誉已经干净不到哪里去了,北亚四城的围困战,死了多少苏联人?这场‘大雪崩’和‘大沙暴’,我军对外宣称歼敌八十万,可实际上呢?我军起码杀掉了五个八十万的苏联人!死掉的苏军民兵、苏军新兵、苏联平民要比死掉的苏联正规军多得多!美英法一直不遗余力地抹黑丑化我军,哪怕我军是绝对干净,它们也会无中生有、凭空捏造,所以,我们做好人会成为坏人,做坏人当然还是会成为坏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张自忠沉默了半晌:“我们不一定要使用恐吓手段,我们可以使用怀柔手段。”
胡琏摇摇头:“使用不了怀柔手段了。参加苏联战争以来,我军一直用铁血政策对待苏联人,特别是北亚四城的围困,彻底地让我军在苏联人心里铭刻下了杀人如麻的残暴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军再对苏联人使用怀柔手段,反而适得其反,因为苏联人不会相信我们的怀柔,所以,我军只能更残暴、更血腥、更可怕。”
张自忠彻底
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