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节 远征中南 7(4/5)
天黑…我们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就是第18师和澳大利亚第8师,可是,第18师被中国军队阻挡在蔴坡,澳大利亚第8师则被中国军队包围在吉隆坡,新加坡的守军本来就是临时拼凑起来的…”珀西瓦尔长长地叹口气:“继续打下去已经没什么意义了,马来亚已经注定要全面沦陷,我们继续打下去,只会全军覆没,只会让更多的英国小伙子死在这里,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继续抵抗呢?肯特,我们已经输了,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保住更多小伙子的生命,不要让他们无意义地、白白地死去,让他们能够见到明天的太阳和他们在英国的亲人。”
特朗斯忍不住潸然泪下:“将军,您说得对,我立刻派使者去见中国军队的指挥官。”
十分钟后,冯圣法在新加坡北部的临时指挥部内见到了英军的使者。对于英军的乞降,冯圣法并不意外,他正要与英军使者进行商谈,但被黄百韬阻止了。黄百韬冷冷地看着英军使者:“我们师座是少将军衔,你只是一个少校,所以你没有资格跟我们师座商谈投降事务,只有珀西瓦尔本人才有资格。你们想要投降,必须让珀西瓦尔本人过来。”
英军使者惶恐不安地连连点头,然后离开了。
看着英军使者离去,冯圣法笑起来,看着黄百韬:“好一个下马威,是对英国人的心理震慑吗?”
黄百韬也笑起来:“当然!现在的局势是我为刀俎,人为鱼肉,我们何必客气?谈判嘛,既然我们掌握着绝对主动权,自然是越强硬越好,否则,珀西瓦尔会试图跟我们讨价还价的。”
冯圣法连连点头:“言之有理。”
半小时后,一辆灰头土脸的小汽车颠颠簸簸地开到了南京军控制着的新加坡中部地区,车头左侧插着一面“米”字旗,右侧则插着一面白旗,车里坐着珀西瓦尔本人,他神色木然,在心理上处于一种听天由命的状态。珀西瓦尔已经完全丧失了继续抵抗的勇气和信心,此时他唯一希望的,就是能够争取到较为宽松的投降条件,从而让更多一点的英军官兵能活下去。为了向外界证明自己并非贪生怕死之辈,珀西瓦尔同意南京军的要求,亲自来跟南京军谈判,这样,他给外界产生的印象就是“他是为了保全马来亚境内上万英国军人的性命而被迫投降的”,这肯定好过“他是因为贪生怕死、自己想要活命,所以才决定投降的”,跟他一起来的,还有英国的新加坡总督(正式称呼是“海峡殖民地总督”)珊顿爵士。
谈判地点在新加坡城区中部的一个公园内,几十名中、德、日、美等国记者已经迫不及待地在谈判现场等着纪录下接下来的历史时刻。各国记者表情不一,中国记者们喜形于色、兴高采烈,德日记者们同样满脸喜色,并且日本记者们脸色的喜色超过德国记者们,而美国记者们则是表情苦涩,明显带着一股兔死狐悲的含义。
小汽车停住后,珀西瓦尔脸色僵硬地走下车,他看到眼前空地上已经摆放着一张桌子,一面中国国旗正在桌子旁边威风凛凛地飘扬着,桌子后正襟危坐着一名英武不凡的中国陆军少将,是南京军第17师第17旅旅长张灵甫。冯圣法和黄百韬没有出面,因为张灵甫是旅长,由他代表中国军队与英方进行谈判,更有耀武扬威、压制对方的作用。
张灵甫在战斗中一如既往地身先士卒、带头冲杀,此时他征尘未洗,军装肮脏而破烂,但更是添加了几分铁血杀伐的气息,整个人意气风发、英姿勃勃。不得不承认,英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确实十分出色,并且英国人爱面子的虚荣传统也是名不虚传,前来投降的珀西瓦尔、珊顿爵士等英方人员个个衣装笔挺、一尘不染,相比而言,衣衫褴褛、灰头土脸的中国军人倒像是战败者了,但所有人都知道,中国人才是胜利者,因为现场的中方人员无不扬眉吐气,而英方人员则无不垂头丧气。
在翻译军官的示意下,珀西瓦尔努力保持尊严但明显底气不足地坐在张灵甫对面。
张灵甫心情激动,毕竟他只是一个少将旅长,对方却是中将司令,这种接受更高级别敌人投降的殊荣可不是经常有的好事。定了定心神后,张灵甫神色庄严地开口:“将军阁下,我奉我方高级长官的命令,前来与你商讨你方向我方投降的事务,我现在要说出我方开出的受降条件,请你认真听好。”
珀西瓦尔点了点头。
张灵甫有条不紊地说道:“第一,你方投降后,包括新加坡在内的马来亚境内所有英方武装人员必须立刻停止抵抗,向我方缴械投降,同时,绝不允许故意破坏武器、销毁物资等;第二,你方投降后,马来亚境内所有属于英国政府、英国军队、英国民间私人的财产都完全属于中国,必须全面交割;第三,你方投降后,马来亚境内所有英国籍人员,包括英国军人、英国政府人员、英国侨民,都成为我军战俘,我军会根据国际战争法和日内瓦公约对待你方人员,提供人道主义待遇,可以由德、日、美等第三国或中立国人员进行监督。听明白了吗?”
珀西瓦尔艰难地道:“就这三点吗?”
张灵甫点头:“嗯,就这三点。”
珀西瓦尔抖动了一下喉结:“请问,我方投降人员在成为你方战俘后,需要被关押多久?有无可能被释放回国?”
张灵甫回答道:“你们有四种方式可以回国,第一,
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