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节 夺取中东 1(4/4)
住埃及的核心——尼罗河三角洲,因为保住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就能保住苏伊士运河,这是最重要的。另外,中东英军在最后时刻都撤到了埃及,也能方便在战局继续恶化时放弃埃及,从埃及向南撤离,撤向东非、中非、南非等地。为了保住埃及,可以放弃阿拉伯半岛;第二,英国本土会抽调军队在西非展开登陆,开辟第二战场,援助中东英军。
得到伦敦统帅部的指示后,威尔逊干脆利索地下达命令:阿拉伯半岛境内的英军边战边撤,尽量不要跟中德军队展开消耗战,从而保住更多的有生力量,用于埃及的防御。
因为艾德礼的指示和威尔逊的命令,从伊朗打进伊拉克的南京军基本上没有遇到英军较强的抵抗,进军像举行阅兵式一样轻轻松松,阿拉伯半岛英军总指挥亚历山大无意跟南京军死打硬拼,他只想带着越多越好的部队退往埃及,不想让部队在阿拉伯半岛上“遭受没有意义的伤亡和损失”。不知道是受到哪件事的启发,亚历山大特地派了一位少将级高级军官来到南京军这边,“请求与中国军队最高指挥官进行由他代表亚历山大上将本人的对话”。
陈明仁接见了这位英军少将。
英军少将衣冠楚楚、军装鲜亮,整个人显得既彬彬有礼又不卑不亢:“将军阁下,中国和英国都是文明的国家,中国是东方古代文明的主要发源地,英国则是西方现代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因此,你我双方即便在展开战争,也可以文明地进行,无需像野蛮人那样不讲规矩。如果有办法可以让你我双方各得所需并且不流血地展开,你我双方何乐不为呢?”
陈明仁忍俊不禁:“好吧,我承认,我们中国人和你们英国人都是文明人,哪怕是打仗,我们也可以一边喝着红茶一边进行。现在,请告诉我,亚历山大将军想通过你对我提出什么好建议呢?”
英军少将说道:“亚历山大将军是一位爱兵如子的将军,他只想把越多越好的他部下的年轻小伙子带回英国、带给他们的家人,当然,这不代表他不敢和阁下您一较高下。实际上,如果将军阁下您配合,亚历山大将军可以把伊拉克等地‘完好无损地’让给你。具体做法是,我军慢慢地撤退,你们慢慢地追赶,我军把我军控制地区和平地转让给你们,我们不会流血,你们也不会流血,不是很好吗?”
陈明仁眯起眼睛:“我怎么知道亚历山大将军是不是在拖延时间,跟我玩缓兵之计?”
英军少将摇头:“我们并不需要你们给我们太多的时间,你们只需要给我们可以把部队、武器装备、辎重物资一起带走的时间就可以了,作为交换,我们会把我们控制下的地方完好无损地让给你们,不会破坏城市,不会摧毁基础设施。我们想离开,你们想得到完好的城市,我们和你们可以得到各自想得到的东西。”
陈明仁不动声色地思考了三分钟,然后点头:“告诉亚历山大将军,我同意。”
英军少将满脸喜色地向陈明仁敬礼:“tu!”
英军少将离开后,黄维问陈明仁:“真的跟亚历山大进行这种‘交易’?”
陈明仁笑道:“有何不可?正如英国人说的,我们和他们各得所需嘛!”
“万一是英国人的诡计呢?”
“不会的。”陈明仁很有信心,“亚历山大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跟我们死拼是自寻死路,所以他只想平平安安地离开。你难道没发现?英军想跑到埃及去,他们要放弃阿拉伯半岛。”他忍俊不禁,“怎么每次都这样?打苏联,德国扛大头,我们捡便宜,打法国,德国扛大头,我们捡便宜,现在打英国,还是德国扛大头,我们捡便宜。一次一次又一次,我都感到不好意思了,这也太对不起德国人了。”
“英军如果撤到埃及,那就都跑到德军地盘了,我们坐视不管?把十几万英军一路‘送到’德军地盘里,这样…虽然可以让我们自家部队少流很多血,也能让我们完好无损地得到伊拉克等地,但是…未免对德国盟友太不厚道了点吧?”黄维是个忠厚得近乎迂腐的老好人,确实感到有点于心不忍。
陈明仁笑起来:“兵不厌诈!我怎么可能真的放走亚历山大?”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