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节 休战时期 9(4/5)
在儿童上不起学的情况,有足够的医院后仍然存在民众看不起病的情况,那么,教育免费和医疗减费就是必须的,可教师和医生肯定需要工资,其中的经费差额就是国家来承担了。完成如此庞大的民生事业,需要充足的人手以及充足的资金,人手,中国不缺,缺的是钱。钱从哪里来?当然大部分是蒋纬国掏腰包。于是,蒋纬国每个月又要开支几千万美元甚至更多。
解决贫困也是头等大事,贫困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相对贫困注定是永远存在的,因此解决绝对贫困是眼下的当务之急,由于眼下的中国仍然不富裕,所以扶贫只能解决“温”和“饱”两个最基本的需求。中国此时大部分人口都生活在贫困线下,贫困状况可以说触目惊心,蒋经国、于望德等人专门调查了中国的贫困实录,调查队跑遍全国各地,回来开会时,于望德满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说实话,有些人如果不穷,简直没天理!”
“二哥,何出此言?”蒋纬国问道。
于望德忿忿不平:“好吃懒做、好逸恶劳,又懒又愚又刁,只想着坐享其成、坐吃山空,整天把心思都放在偷鸡摸狗、坑蒙拐骗上,并且以劳动为耻,以不劳而获为荣,活该他穷死!”
“那只是少数人吧?”
“不,很多!”于望德叹口气,“我们发现,懒不懒跟社会风气有关系。一个地方要么都懒要么都不懒,因为大家都懒,你勤劳的话反而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了,反之大家都勤劳,你懒惰的话反而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了。有的地方全村、全县、全地区都懒!社会风气具有传染性,真的!”
“二哥,消消气。”蒋纬国笑道,“我们不就是要解决问题吗?”
蒋经国说道:“纬国,我们总结了一下,造成贫困的原因无非是四个字,一是病,我们发现,很多地区经常闹瘟疫,居民体质虚弱,为了看病而一贫如洗、家徒四壁,被疾病搞得无力劳动生产,因此我们要大力地防治血吸虫病、肺结核等常见的、传染性强、频繁爆发的、危害性较大的疾病;二是懒,三是愚,其实懒也是愚造成的,对于这两种人,要大力地创办农技学校、技工学校并且宣传‘勤劳致富’‘智慧致富’‘劳动创造财富和幸福生活’的理念,鼓励他们走进技术学校学习一技之长,一来可以增加各行各业的基础人才,二来可以帮很多贫穷民众脱贫,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那些懒汉愚妇,不能直接接济他们,不能直接把钱给他们,他们拿到后基本上是吃喝赌博花掉,然后继续得过且过,等着下一次救济,这么做是不能扶贫的,恰恰相反,会助长他们贪图不劳而获的坏风气;四是困。太多太多的国民被困在土地贫瘠、物产匮乏、没有发展潜力的地方,比如西部,很多人都不得不生活在盐碱地、黄土高坡、荒漠、穷山沟里,他们在那里即便辛勤劳动,也得不到相对应的合理时报酬,所以,我们要帮助他们走出老家!走出不适合居住的地方,前去更丰饶的地方!”
“大哥说得对!”蒋纬国连连点头,“至于那些实在是冥顽不灵的懒汉愚夫刁民,就随他们去吧!国家仁至义尽了,他们自己不争气,没办法,我们也用不着同情他们,但他们的孩子是无辜的,对于那种人,我们要强行剥夺他们对孩子的抚养权和监护权,由国家养育和教育他们的孩子,让他们的孩子在物资生活上、思想理念上都焕然一新,不走长辈的那条路。”
即便在后世,中国的扶贫问题也是十分严峻的,很多人也许有疑问:西部的很多同胞既然是因为生活在自然条件十分艰苦恶劣的地方所以无法过上富足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搬家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他们无处可去,别的地方、好的地方已经有人居住了,他们若搬去,岂不是挤压别地同胞的生存空间?打个比方,如果政府把青海省的一百万贫穷人口都迁居到江苏省,江苏人会没有意见吗?肯定有。没办法,中国的好地方已经住满了人,住在不好的地方的人想到好地方也没有立足之地。但是,这个问题在眼下是可以很容易地解决的,因为中国的领土在大规模地扩张着,北亚西部、南华省、西华省、西兰省、非洲南部和东南部的十八个省等,处处都是可以让世世代代居住在穷山恶水里的中国人可以移居的好地方,国家也大力支持这项移居工程。光是在非洲的十八个省,就有五百多万平方公里之大,并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安置几亿人、让几亿人在那里吃饱穿暖都不是问题。至于这么做是否挤压当地黑人的生存空间,肯定会,但是,对于蒋纬国而言,黑人有自家中国同胞重要吗?挤压就挤压了,有意见的话子弹伺候,更何况,非洲的肥沃土地在黑人控制下本来就是一种浪费,根本得不到开发、经营、建设,在中国人管理下会更好。
蒋纬国的“扶贫政策”是十分有效的,根据统计,离开老家、前去中国新领土的众多移居者里,三分之二以上来自中国(东亚传统领土)的西部地区。这个比例已经是非常大了,实际上不只是这么大。中国西部占中国领土面积的71,但人口只占中国人口总数的28,中国三分之二以上是西部,东部不到三分之一,但中国人口不到三分之一在西部,超过三分之二在东部,也就是说,西部人口本来只有东部人口的一半不到,但选择移居的西部人却是
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