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张大迁的恋情上(2/2)
深深地埋在了心里,在张大迁面前没有再提过谈婚论嫁之事,而是以妹妹自居。上世纪30年代初,李秋君跟随张大迁来到了上海,在国立美术学校任教。李秋君一如既往地照顾张大迁的起居,甚至亲手缝制张大迁的衣服。张大迁云游四方时,干脆由李秋君代选门徒,徒弟们也敬李秋君为“师娘”,李秋君也并不拒绝,就这样,李秋君终身未嫁。
可以说张大迁也是一个渣男,既然不能给李秋君幸福,还要缠着李秋君不放,更可恶的是在徒弟们也敬李秋君为“师娘”,李秋君也并不拒绝的时候,也不给李秋君一个承诺,让李秋君孤苦终身。
在后来,他拍李秋君寂寞,也有可能想把这奇女子一辈拴住身边,抗战前夕,张大迁把自己的亲生骨肉心瑞、心沛两女过继给了李秋君做养女,李秋君把心瑞、心沛两女视如亲生骨肉,尽心疼爱教育。
后来在李秋君的鼓励下,张大迁决定远赴西北写生,这次西北之行对张大迁的一生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虽然西北苦旅使张大迁蒙受了“古文化破坏者”的不白之冤,当然也不能算冤枉,张大迁毕竟损坏可不少敦皇壁画,不过通过敦皇壁画的熏陶,但也奠定了张大迁在中国绘画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连徐大师也感叹“五百年来一大千”,毕加索在看了张大迁晚年的作品时曾发出“真正的艺术在东方”的感叹。
不管张大迁在哪里,他从未中断过与李秋君的联系在黄山,在天府之省,还是在遥远的西北,每到一处,他一定把艺术感受写成文字,传送给远方的三妹,与她共同探讨艺术上的话题。他们将这种通信习惯持续了近30年,直到张大迁于1949年去了东南亚,彼此失去了联系为止。
状态提示: 第一百一十章、张大迁的恋情上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