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中国出面调停(4/4)
进行,而是向英国工会组织说明,继续进行战争的责任在德国柏林一方,责任在同盟国一方。奥匈帝国也愿意拥抱这个想法,因为奥匈帝国的主力军队已经溃败,二元帝国处于奔溃的边缘。尽管从长远看,柏林、伦敦、巴黎的政府都认为自己会取得胜利,不会轻易放弃战争。但他们的政府官员也清楚,决出胜负的时间很长,谁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征服对方,而且一旦中国和美国加入,战争平衡的格局将会被迅速打破。双方的领袖公开表示愿意公平地进行和平谈判。德国政府也开始利用中国作为中间人,试探协约国的意向。
宋骁飞总统和威廉.塔夫脱总统调停的举动受到了世界反战舆论的大力支持,由五人组成的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当年还接受国民大会和很多著名学者的提名,准备选择宋骁飞和威廉.塔夫脱共同获1910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状态提示: 第四十章 中国出面调停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