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9章:王者不治夷狄(4/4)
服务,这种制度,自宋代后一直流传了下去,到明末的时候,活字印刷术已开始用在“邸报”印刷。清初顾炎武说:“忆昔时‘邸报’,至崇祯十一年才有活版。”在西方印刷术还没有传入之前,清朝内阁在京城东华门外设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抄写房”。每天由报房派人去那里抄取当天发布的新闻,称“宫文书”,这就是当时清政府发布的“邸钞”的地方。报房人取得抄件后,为了争取时间,即刻排印,除被称为“宫门抄”的朝廷政事、动态的报导和谕旨全部照登外,奏折的数量因较多则加以选用。可以说,这种报纸,你能说它不是现代报纸么?如康熙三十六年的《邸报》内容为进士题名碑录丁丑科。该报版心为粗黑口(上下均为粗黑线),双鱼尾记号,鱼尾中间写有“题名碑录”四字,无页码。版式为左右双线,上下单线,行间有细黑线行线。
该报记录了上榜进士的姓名和家乡住址,包含丁丑科赐进士及第第一甲3名和赐进士出身第二甲四十名。清朝《邸报》的编辑由官方控制,其内容包括皇帝的起居、言行、上谕等,官吏的任命、升迁等,还有大臣和各地方官的奏折,也有少量偶发的社会新闻轶事,具有一定新闻性,而它无报头、无定式、无期号,与现代报纸虽有不同,但不能否认他不是报纸,也足以说明,我可不是在胡说!“
状态提示: 1269章:王者不治夷狄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