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丹书铁券(3/4)
/p>“嗯。”拓跋微微颔首,“江南人心思缜密,棋坛高手如云,果然是名不虚传。”
老祖宗看着拓跋,微微笑道:“儿的棋艺就是大魏拔尖的,怎么,不打算去灭一灭刘宋太子的嚣张气焰?”
拓跋略为沉吟,颇有些自知之明道:“儿并不精于棋艺,也知道那鬼才的棋艺到了什么境界,又何必去自讨没趣。”
顾倾城听着,一笑置之,再继续修剪她手中的枝叶。
“这擂台,也不知胜负,大魏与刘宋,怕是又要开战喽?”老祖宗又叹道。
“即便联姻,这表面的平静,也维持不了多久。”拓跋道,“所以呀,儿一抽出时间,就来见老祖宗。”
老祖宗撇撇嘴,像个孩子道:
“真搞不懂你们这些男人,整天打打杀杀的,血流成河。即便一统天下又如何?这人终究都要走的,还能把天下带走吗?”
“老祖宗睿智,说得在理。”拓跋微微颔首,而后又道:“我们抛头颅洒热血,平定天下,只为了给后辈子孙们一个太平盛世。”
“……后辈子孙?”老祖宗微笑,又把眼光落在顾倾城身上,“儿,可是有心上人了?”
“是啊,儿确是有心上人了。”拓跋情不自禁的看了顾倾城一眼。
老祖宗也跟着拓跋的眸光看了一眼顾倾城。
又意味深长的问拓跋:“儿的心上人,到底是哪位美人?”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拓跋道。
顾倾城正在修花,闻言失手,竟将一朵开得丰神凛冽的虞美人“咔嚓”的剪了下来。
她遮拦般把花递给老祖宗,脸上带着尴尬的笑。
老祖宗很喜欢,就高兴接过来,让容嬷嬷帮她戴在鬓角。
老祖宗戴好花,红花银发,倒也是光彩照人,一团喜庆。
拓跋见顾倾城一脸羞赧尴尬,便让容嬷嬷拚退所有宫人。
顾倾城正不知拓跋此举何为之时,拓跋竟走过来拉着顾倾城的手,跪在老祖宗面前。
“老祖宗,儿的心上人,您的玄孙媳妇,就是倾城。”拓跋一本正经道,还拉着顾倾城一起磕头,“儿带媳妇儿给您磕头了。”
顾倾城脸颊红彤彤,既嗔怪拓跋不事先知会自己一下,心里却又涌起一种莫名的幸福,情不自禁的跟拓跋一起磕头。
老祖宗可乐坏了,连容嬷嬷也笑得合不拢嘴。
“阿容,哀家就说儿和小倾城,才是天生一对嘛。”老祖宗乐开了花,拍着大腿,对容嬷嬷道。
稍顿,又指着拓跋笑道:
“儿,别以为哀家老糊涂,你当初偷偷躲在假山后面,偷听小倾城跟哀家讲笑话,讲故事,你那会儿的心思啊,老祖宗心里,早明白着呢!”
“老祖宗果然是大魏最睿智之人,儿这点小把戏,怎能逃过老祖宗的火眼金睛。”拓跋笑道。
顾倾城想着在一揽芳华与拓跋拜天地时,早给蟠桃树下拜,就更加羞赧了。
“其实啊,也只有哀家的小倾城,能配得上儿。哀家看着你们能在一起,是打心里头高兴啊。”老祖宗慈祥的握着他们的手道。
“老祖宗是我们拓跋皇族的太祖奶奶,便是儿和倾城的见证人了。”拓跋又郑重其事道。
“那当然了,老祖宗就是你们的见证人了。”老祖宗含笑颔首。
一时也未叫他们起来,却转颐向身旁的容嬷嬷说了些话,容嬷嬷脸上又惊又喜。
只见她跑进内殿,一会儿,竟抱了一个做工精致的金丝楠木匣子出来。
容嬷嬷打开木匣盖子,露出烫金的丹书铁券。
“……老祖宗,这便是大魏的免死金牌,丹书铁券?”拓跋喜道。
“嗯。”老祖宗神情肃穆的颔首。
想亲自捧起木匣子交给顾倾城,却颇有些力不从心。
容嬷嬷便扶着老祖宗的手,把那木匣子交到顾倾城手上。
老祖宗隆而重之道:
“小倾城,这丹书铁券,老祖宗就传给你了。
大魏的丹书铁券,只能免死三次。
哀家已经用过一次,已记录在册,还能再用两次。
丹书铁券,不到万不得已,不能随便使用。
遇到十恶不赦之人,国法难容,也尽量不要使用。真正遇到了危难,你们就拿出来吧。”
大魏拥有丹书铁券者,寥寥无几,非开国功臣,或者有恩于大魏者方可拥有。
皇宫也只有老祖宗拥有此物,可见当年太祖拓跋是何等宠爱老祖宗。
顾倾城捧着丹书铁券,一下子手足无措。
看看拓跋,又看看老祖宗,嗫嚅道:“老祖宗,这,这太贵重了。”
老祖宗谆谆道:
“小倾城,你是老祖宗的心肝宝贝蜜桃儿,老祖宗的东西,不给你,还能给谁?
再说,这人拥有再多,即便拥有锦绣江山,到头来所有的,都是身外之物。
与其等哀家百年后带进棺材,成为废铁,还不如留给你们,能让你们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这不是很好吗?”
心肝宝贝蜜桃儿?
顾倾城与拓跋互相看了一眼,那不是蟠桃姥姥在梦中对自己的昵称吗?
这老祖宗果真是自己的蟠桃姥姥!
顾倾城胸腔澎湃,热泪一下子簌簌滚落……
拓跋向顾倾城点点头,示意她收下。
“好,如此小倾城就多谢老祖宗了。”顾倾城喉间哽咽,再次叩谢老祖宗。
老祖宗这才伸手,示意他们起来。
她看着顾倾城,不无感慨道:“前几日哀家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