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松花江上(3/3)
藏?!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电令时任东北军参谋长荣臻保存实力,消极对待日本关东军的挑衅,致使东北军官兵被迫流亡关内,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
在西安,张寒晖先生耳闻目睹了几十万东北军和人民流亡悲痛的声音与惨景。
他到西安北城门外东北难民集中的地区走访,与东北军的官兵和家属攀谈,听他们控诉“九一八”日本鬼子的罪行,听他们对失去故乡、亲人的思恋。
以此创词,并以北方失去亲人的女人,在坟头上的哭诉哀声为素材,写成《松花江上》的曲调。
伟人就有说过这样一句话,一首好哥,胜过前进万马,因为这是民族的心声,是动力的源泉,是无畏的斗志。
他们等这一天已经很久,很久……!
今天,他们带着猎枪,拿着武器,要赶走这些财狼,收复故土。
这一刻,他们心潮彭拜,他们热血沸腾!
歌声越来越响亮,慢慢的,变成了几万人的大合唱,黑土地上的这支铁流,滚滚向前。
激战,在四面八方打响,四路大家直扑哈市。
隆隆炮声响彻在这东北平原上,战斗的进程比预想的还要快,日军早被前些日军的空中打击给打怕了,再加上这里的日军已经十年没有战斗,这些警备为主的日军,可以在平民面前耀武扬威,但是面对陆铭手下的第一集团军劲旅,这些日军,根本不是对手。
外围防线可以用摧枯拉朽来形容,直打到城外,日军的抵抗才开始激烈起来。
关东军总司令听到哈尔滨同时遭到攻击,他清楚,不下定决心是不行了,对方一南一北两边同时进攻,关东军已经没有兵力来应付这两边的战斗。
他必须做出一个取舍,到了这时,山田总算下定了决心,沈阳现在还刚开始,日军没有遭到多少损失,哈尔滨也是一样,这时如果撤离到后面,等于把所有关东军主力集中了起来,再面对对方的进攻,最少在兵力上,他们就不会弱于对方。
山田这时也慢慢的醒悟了过来,没想到对方竟然用这样的阳谋来逼自已撤离,而且即使明白,他们还不得不照对方的意图去做。
除非山田和关东军在沈阳和对方死拼,这时日军能拼得起吗?答案是否定的,根本没有这个可能,如果这样做了,等待他们的就是只有关东军主力拼尽,最后还是失败一条路。
而暂避锋芒,还能苟活一段时间,堂堂的大日本帝国皇军中的“皇军之花”最后竟然被逼到了这样的地步,山田心里闪过浓浓的悲哀,但他没有勇气去和对方一决死战,这才是最憋屈的。
山田做出了决定,开始命令各处日军开始后撤,北面战场,增援哈尔滨的部队收缩到要塞,和关东军第一集团军汇合,组成北部防线。
南面,日军主力6个师团退往长春一线,沈阳的三个师团开始退回朝鲜。
这点上,山田还是很拿得起放得下的,一退就是全面后撤,根本毫不犹豫,这样在物资上面,日军卷走了很多,特别是粮食和弹药,这点陆铭明知道,也没有办法去阻拦。就是哈尔滨,日军也开始全面放弃,寻机突围,由于日军行动非常突然,包抄的部队没有到位,给这里的一万多日军逃掉,和他们一起的,还有大量物资和钱财。东北战场到这里,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日军所占领区域已经不到三成,而且沈阳这一战,因为日军主动撤离,工业基础保持的非常完整,这也是陆铭不愿意强攻的主要原因之一。
!^!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