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张时鼎的身份(一)(3/3)
随你们一起去吃了。”公孙鞅点点头,没什么特别的表示,褒姒就没那么友善了,她冷哼一声,眼中的埋怨都快溢出眼眶了,但惠施却视而不见,和公孙鞅继续有说有笑地聊着......
等三人去了公孙鞅常去的食楼,饭吃到一半时,他们厢间的门突然被食楼的小厮推开,然后毕恭毕敬地来到公孙鞅的身边,将一封信交给公孙鞅,并说道:“公孙公子,这有一封你的书信。”
“我的书信?”公孙鞅颇感奇怪,自从有飞鸽之后,学院的修士基本都用飞鸽联络,像是这样原始的书信除了没有飞鸽的凡人再用外,在学院内几乎就没有其他人使用了。
“是什么人送来的,知道吗?”公孙鞅上下翻了翻没有署名的信封,没有立即打开。
“是个风尘仆仆的官差,身上还穿着周御书院的官府,他似乎是进不去蒹葭城,所以就送来了你常来的我们家的食楼里。”小厮知无不言,事无巨细地说道。
“行了,我知道了,这是你的赏钱。”公孙鞅用飞鸽化了一笔赞给小厮,小厮欢天喜地,连连道谢着退出厢间。
公孙鞅抽出没有封口的信纸,将里面的纸张摊开。
“这是阿爹的笔迹!”公孙鞅刚瞧第一眼便认出字迹,只是瞧着信纸上的内容全是一些法治大理,完全不像一份家书上该写的内容。
惠施因公孙鞅并没有避讳,所以也瞧了信纸上的内容,“公孙鞅,你们父子间的交流全是这些没有人情味的东西吗?”惠施瞧着公孙鞅的眼神都有些怜悯了。
可公孙鞅却摇摇头,说道:“一般不会的,像这样的东西父亲他完全可以用飞鸽来告诉我,没必要这么麻烦地写一份信。”
一旁的褒姒瞧了几眼,猜测道:“可能是公孙伯父希望你能谨记这些道理,所以才这般特意用纸墨写出。”
公孙鞅眉头微微皱起,现在看来也就褒姒的这个理由最为妥当,只是等他的视线落在信纸最末的几行字发现墨散不凝,心中便无端升起不详的感觉。父亲做事严谨有序,一份文书上基本不会出现错字,也不会出现墨渍污迹等肮脏的东西。
可现在这信纸最末字迹潦草,墨上也带着奇怪的气味,好像是很紧迫的在仓皇中写出的。
公孙鞅越来越觉得奇怪,若真有那般紧迫,父亲大可以用飞鸽告诉他,为什么要大费周章选择了这么麻烦的方式送信过来。
“我有种不好的预感......”公孙鞅取出自己的飞鸽,立即与公孙无联络。
公孙无那边自然是没有回复,褒姒便安慰道:“也许是公孙伯父在忙着处理案子,一时间没有看到,所以还没回复。等他看到了便一定会回复的。”
“但愿吧。”公孙鞅收好信纸,也没了继续吃下去的心思,随着惠施一起返回蒹葭城。
来到蒹葭城,惠施去了二楼,褒姒和公孙鞅则回到玉人像后的地方休息。
惠施顺着玉阶梯来到了二楼,瞧见张时鼎正负手而立在窗边,额前的发丝被风吹到耳后,他的背影看上去令人觉得他似乎背负了什么东西,心中有千言万语想要说,但碍于某种理由而迟迟说不出口。
惠施瞧了好一阵后才喊道:“张先生?”
张时鼎缓缓转过身,惠施的眼睛不由的眯起,此刻他眼中的张时鼎与往日的张时鼎截然不同,以前的张时鼎看起来和和气气,没有一点脾气,但现在的张时鼎锋芒毕露,光是与之对视皮肤都会感到到阵阵刺痛。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