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弹铗录》

八一中文网(81ks.cc)

首页 >> 弹铗录 () >> 第1章 空谷龙吟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1ks.cc/149147/

第1章 空谷龙吟(4/4)

/p>

满清亲王多铎闻知江阴久攻不下,极为震怒,派明朝降将恭顺王孔有德“率所部兵协攻”,接着又派贝勒博洛、尼堪率领满洲精兵,携红衣大炮前往攻打江阴。

博洛等人皆是满清名将,登山远望,叹道:“此城舟形也,南首北尾,若攻南北,必不破。惟攻其中,则破矣。”

博洛限各部三日破城。二十日至二十七日,清军轮番攻城不息,江阴军民浴血奋战,终保城池不失。

博洛久攻不下,心中焦急,重又劝降,摄政王多尔衮也晓谕招安,言道:“明已亡,何苦死守?”阎应元只道:“宁死不降!”

被困日久,江阴城中,伤亡惨重,粮米已尽。

中秋佳节,城中军民知道此城将破,唯有死节。于是众人登上城楼,举杯痛饮,众军民歌道:“宜兴人,一把枪。无锡人,团团一股香。靖江人,连忙跪在沙滩上。常州人,献了女儿又献娘。江阴人,打仗八十余日,宁死不投降!”歌声悲壮。

城外清军兵勇听了,或怒骂,或悲叹,明朝降兵听了,暗自泣下。

八月二十一日,博洛命将二百余座大炮全部轰击东城、北城。当日大雨,清军为防雨水打湿火药,以牛皮帐篷替火炮遮雨,一起开炮,向城头猛轰。城头终被炸毁,漫天烟尘中,清军趁势蜂拥入城。

阎应元当时巡视到东城敌楼之上,见大势已去,在楼门上题词道:“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然后掷笔而起,率千人与清军死战,直至力竭,大呼:“为我谢百姓,吾报国事毕矣!”即拔刀自刺,投身湖中。

城破之后,典史陈明遇持刀与清兵血战,身负重创,死时倚墙而立,握刀不倒,清兵见者无不胆寒。其家人男女大小共四十三人,举火而死。训导冯厚敦自缢于明伦堂,其妻投井殉难。

清兵逐户屠城。江阴男子力战到底,慷慨就义,无一人降顺。江阴女子为保清白,尽都情愿死节。城中男女老幼,高呼“死也不降”,纷纷投身水中。其状之惨烈,旷古罕有!屠城两日后,清军依例“出榜安民”,城内百姓二十万众,仅剩藏于高塔、树巅、水沟的“大小五十三人”而已。

顾三麻子本想救阎应元性命,从湖水中救起他来。无奈阎应元伤势极重,已然不治。只得又寻到陈明遇、冯厚敦遗体,一并葬在城外密林中。

林之骥听他说罢,早已热泪纵横,唏嘘良久。

顾三麻子问道:“江阴已成死城,不知林知县今后有何打算?”

林之骥一片茫然,道:“江南已失,弘光帝也已殉国。天地茫茫,竟不知何处是我大明子民安身立命之处了。”

顾三麻子忽然想到一事,又道:“如今国土大都沦丧,听说桂王朱由榔前往肇庆,若得瞿式耜等重臣拥立,或许仍有可为。林知县颇有才学,何不前往,也许得桂王重用,也能建功立业。”

林之骥却摇了摇头,道:“自从上次挂冠而去,之骥便早有归田之意。只是不知何处是桃源,可避强秦。”

顾三麻子沉吟片刻,道:“我想了起来,倒是有个去处,虽然路途十分遥远,不过确是一个避乱之所。”

林之骥喜道:“不知什么地方,还望顾大侠指点。”

顾三麻子道:“此去南方,何止千里,有个云南沐王府,地处大明彊域。清兵虽然势大,但南方想来鞭长莫及。林知县若是有意入滇,我倒认识沐王府中一位人物,可以推荐给足下知道。”

林之骥一听大喜,他自是知道云南沐王府,那是大明开国重臣沐英的府第。沐英本是明太祖朱元璋养子,因平定云南有功,留守西南边陲,死后追封“黔宁王”,子孙世代镇守云南,世袭“黔国公”。如今的“黔国公”是沐天波,素有贤名。

当此乱世,若能到云南黔国公属下为臣,便能避过中原的战火。虽说是偏安一隅,但好过留在中原,清兵到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当下林之骥向顾三麻子请教那人名姓。

顾三麻子道:“这人姓杨,名世英,武功极高,乃是沐王府中的教头。当年我曾去过云南,跟杨教头有一面之交。你去沐王府,说起我的名字,杨教头必定会帮你引见。以林知县才学,自能得到黔国公的重用。”

林之骥大喜,当下与顾三麻子辞别,又在坟前向江阴三公叩拜了,然后携了小女孩林心儿的手,飘然前往云南。

(本章完)


状态提示: 第1章 空谷龙吟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