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3/4)
>宁王把女儿从头到脚好好地看过了,这才放下心来。
他心中气愤难消,只对王妃说道:“那些懈怠的人,都拖出去重打二十大板。”
宁王妃劝慰道:“他们都已经领了罚了,最重要的是鱼儿没事。”
宁王拉着女儿的手,见到在她的手腕上露出来的淤青。
他不用看都知道在女儿的袖子底下肯定有更多这样的伤。
宁王于是说:“爹这里有上好的药油,你拿回去好好地擦了,这淤血过两日就会散了。“
“是。”宝意乖巧地道,“谢谢爹。”
宁王望着她,说道:“你刚刚是要去哪里?”
宝意说道:“我怕奶奶听了这消息担心,正要去给奶奶请安。”
宁王一听她刚遭逢意外,心里却记挂着祖母,心中欣慰。
他转念一想,说道:“爹陪你一起去吧。”
宁王这才刚回来,还未用膳,却陪着宝意一起来到了宁王太妃院子里。
宁王太妃已经听了路上出事的消息,也知道宝意没有伤到。
只是此刻见了他们父女俩来自己院中,还是把宁王责备了一通。
这管马的下人不用心,差点令她的孙女受了伤,就是他这个当父王的不好。
宁王挨了母亲的骂,倒也不恼,只陪着小心,应着“是是是”。
宝意被召到了祖母身边,太妃拉起了她的袖子,看着她身上撞出来的伤。
不等祖母开口,宝意就说:“奶奶,这伤也就看着吓人,其实不疼的。”
宁王太妃放下她的袖子,说道:“你啊,永远是疼也叫不疼。”
宁王见母亲气消了,于是打算起身回院子。
才刚一动,就听外面的小厮说道:“王爷,柔嘉小姐来了。”
宁王有些意外,柔嘉怎么会来这里?
他是对柔嘉已经没了芥蒂,可是不确定自己的母亲是什么态度。
宁王太妃坐在上首开口道:“让她进来吧。”
外面的小厮听了太妃的话,便应了一声“是”。
站在院子里的柔嘉听见太妃的声音,抬起头来。
片刻之后,门帘掀开,宝意看到柔嘉提着个食盒走了进来。
她也已经梳洗过,换了身衣服。
初次来宁王太妃这里,她似是紧张。
来到屋里就跪了下来,口中称道:“柔嘉见过祖母,见过父亲。”
宁王开口道:“起来吧。”
柔嘉应了一声,又提着食盒站起了身,说道:“我熬了红枣莲子羹送来给宝意,想着宝意今日受了惊吓,应该是不怎么吃得下东西的。”
她说着,目光又落在宝意身上,“我将莲子里面的莲心都一个个挑出来了,不苦的。”
宁王太妃看着她,说道:“你倒是有心。”
她一听宝意出事,第一反应便是柔嘉动了什么手脚。
毕竟是她提出要去施粥赈灾,她完全有能力也有动机让宝意经受些意外。
柔嘉红着眼眶:“回祖母,是我想出这施粥赈灾的法子,原本是想赎罪,把亏欠了宝意的都还给她。可却因为这样,让宝意今日遇上了这样的事,我心中实在是歉疚……若是我能够注意到,让他们再仔细着,就不会出这样的事了。”
“这也不怪你。”宁王叹了一口气,说道,“谁知道那里会长着马醉木?”
柔嘉脸上露出个勉强的笑容,提着食盒走向宝意:“我刚才先去了妹妹的院子,听到是来了祖母这里,我便过来了。”
她停下脚步,打开了食盒盖子。
宝意见到里面放着的,果然是一碗莲子红枣羹。
像是柔嘉刚回到院子里,便立刻去做了。
张嬷嬷抬手,把碗从食盒里拿了出来,端到了宝意面前。
宝意伸手接过。
自己喜欢吃这个,柔嘉竟记得。
她抬头望柔嘉:“姐姐是什么时候学的?”
柔嘉似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在院子里没事便学了,一开始做得不好,但现在好了。”
宝意眼尖,瞥见她手上新添的灼伤。
柔嘉掩饰地缩回了手,又提着盒子转到了宁王面前。
她把下面那一层打开,底下放着的是一盘糕点。
宁王听她说道:“这是我为父亲做的糕点,听说父亲来祖母这边,还未曾用膳,便一起带来了。”
从前的柔嘉哪里会做这些?
宁王看着她这小心翼翼地来讨好,又怕被拒绝的样子,只伸手从这糕点里拿了一块。
放入口中一尝,虽然比不上李娘子做的,但是也算是不错了。
他夸赞道:“好吃,柔嘉有心了。”
让一个无辜的孩子在府中这么战战兢兢,也是不应该。
他拿着糕点,对宁王太妃说道:“娘,柔嘉这糕点做得好,你也尝尝。”
柔嘉闻言,脸上露出喜色,转身要将食盒拿到太妃面前。
宁王太妃却淡淡地道不用了:“我用过晚膳之后便不习惯再吃东西,王爷吃吧。”
马误食毒草,确实不是柔嘉动的手脚,但看来她也害怕被认为是幕后黑手,才来这样急匆匆地讨好。
这个府里谁能让她待不下去,柔嘉很清楚。
宁王太妃放下了怀疑,却没有完全放下警惕。
等到这父女三人都走了,她才站在屋里,对张嬷嬷说:“柔嘉这一下,是让王爷跟王妃对她的恶感全消了。”
等到这赈灾的义举被皇帝一嘉奖,就算她没了郡主的身份,也一样能出头。
她做回宁王府得宠的养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