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抗日之白眼狼》

八一中文网(81ks.cc)

首页 >> 抗日之白眼狼 () >> 第九十九章 消弭南北内战(十六)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1ks.cc/20273/

第九十九章 消弭南北内战(十六)(4/7)

兴不起来,这么多士兵没有一个能作为他的传人,这几乎成了他的一块心病。在罗冒看来,这些兵士虽然训练刻苦,但缺少天赋--没有炮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罗大桥第一次听说了炮感这个词,是从自己的父亲嘴里说出来的。

“什么是炮感?”罗冒站在炮台郁郁寡欢的看着远方的时候,罗大桥问了一个问题。

对儿子突然问的问题,罗冒沉默了许久才说道:“我也说不清楚,因为这个玩意看不见摸不着,也不是通过训练能掌握的。在有炮感的炮手眼里,火炮就如同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使用火炮就如同使用自己的一个器官那样的自如。”

“爹,我也想做炮手!”罗冒没想到儿子会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话。

罗冒再次沉默良久,终于抬起头道:“尽管你是我的儿子,但是我还是要明白地告诉你,如果你没有炮感,是不会成为优秀炮手的!”

罗大桥坚定的点点头:“爹,我想试试!”

“好,爹现在就教你如何操炮!”

“不用,爹,我会!”

“你怎会的?”罗冒大吃一惊。

“爹,您天天给叔叔们讲解,我早就听明白了!要不,我试着操炮,您看看?”罗大桥倒是一点也不怯。

在罗冒的首肯之下,罗大桥在一板一眼的操起笨重的火炮。罗冒的眼珠子瞪得溜圆,虽然罗大桥的动作稍显生涩,可全套动作无一遗漏,完全是按照标准的操炮要领进行的。

“爹,我想放一炮!”罗大桥又一次提出了请求。

罗冒考虑了很久,终于点点头应允:“好,我来帮你!”

罗大桥的操炮动作虽然都对,可70多公斤的炮弹却不是他一个人能装入炮膛的。在罗冒的协助之下,所有准备工作全部就绪。

“爹,您给我指个目标!”罗大桥看着罗冒。

罗冒指着东南方向10里处若隐若现的一处暗礁对罗大桥道:“看到那处暗礁了吗?”

罗大桥点点头。

“就打这个暗礁!”罗冒拍了拍罗大桥的肩头,然后安静的退到一旁。

罗大桥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回过头看了看罗冒。他惊奇地发现,爹的身后不知道什么时候站满了兵士,他们都用鼓励的眼神看着罗大桥。

罗大桥向众人点点头,然后细心地开始进行微调。终于,罗大桥发射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一发炮弹。

“轰!”

在罗冒的单筒望远镜中,炮弹准确的击中了暗礁,礁石随着爆炸声溅向空中。

寂静,绝对的寂静。包括罗冒在内所有的日岛官兵,都如痴呆一般看着罗大桥。

罗大桥打的是静止目标,而且只有10里远。虽然难度不算很大,或许日岛任何一个兵士都能做到。可是,毕竟罗大桥是第一次打炮,毕竟罗大桥还只是个11岁的孩子,能打出这样的水平,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

“哗!哗!”寂静了片刻,所有人都热烈鼓起掌来。

罗冒尤其兴奋不已,他赶忙命令道:“马上给刘公岛发旗语,让他们在十里以外放两艘全速移动靶船!”

……

“日岛请求放两艘靶船?今天不是已经训练过了吗?现在怎么又要让放靶船了?这个罗冒搞什么鬼?去,发旗语问清楚点,究竟是怎么回事?”听到信号兵的报告,刘公岛护卫统领张文宣觉得很奇怪。

……

“怎么回事?靶船怎么还没有放出来?快发旗语问问!”罗冒一边在来回踱步一边询问着信号兵。

“刘公岛让我们稍等片刻,护军统领张大人要前来亲自观看!”信号兵看着刘公岛的旗语然后回答道。

“什么?张大人要亲自来?这可如何是好?”

罗冒顿时挠头了,一来,罗大桥不是军中士兵,私自放炮是有违军纪的。二来,罗冒怕张文宣的到来,使罗大桥紧张发挥不出正常的水平。

谁知道,罗大桥确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张文宣和罗冒等人的众目睽睽之下,连发两炮。一炮击中靶船正中,将靶船击得粉碎。另一炮,击中船舷尾部,尽管没有将靶船击沉,但也算是重创了。罗大桥技惊四座,不仅罗冒没有想到,连张文宣也感慨万分,他再次特批罗大桥可以参加日岛的日常训练,罗家父子神炮威名再次响彻威海卫。

1894年6月,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应朝鲜政府之请,聂士成奉命随同直隶提督叶志超统兵2000人赴朝鲜平乱,驻牙山。

此时,聂士成要出国作战,自然想起了他的心腹爱将罗冒。老上级的邀请罗冒自然无法拒绝,可是妻儿怎么办呢?经过再三考虑,罗冒向聂士成申请希望能带着儿子罗大桥共同出战。聂士成也听说了罗家父子在威名,当即就同意了。

于是,12岁的罗大桥成为了聂士成武卫军中的一员。

7月,日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偷袭击沉中国运兵船“高升号”,同时从汉城出动陆军进攻牙山。聂士成利用有利地形设伏,给日军以重大杀伤。特别是罗家父子,在伏击中大显神威,总共干掉了12名日军军官。但因寡不敌众,最终聂士成引军撤至公州。此后,中日两国政府正式宣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由于清军在朝鲜牙山和平壤的失败,大批从朝鲜平壤败退下来的清军,撤过鸭绿江之后,迅即沿安东九连城、虎山一线展开防线。被迫与日军开战的清军,并没有周密的准备,而处心积虑的日军,从容地按照战前的周密部署,在清军败

状态提示: 第九十九章 消弭南北内战(十六)
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