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二节音系描写(2/3)
舌地替夷邕喊了出来。大家都这装模作样的语气逗乐了。“对,是这样的。”乐正绫点头,“我们和一般的士卒不一样,大家应该也觉察到了。要对自己有自信,至少在这汉军序列里面,我们担负着和别人不一样的功能。什么叫特点啊,特点就是一件事物,一个人,和其他人不一样,其他人不能代替了他,这就叫特点。”
“我们算是有特点的么?”
“你们课了我这套书,全天下!就你们十六位小兄弟,和我们两人,就算司马使君也不会的。”
“确实是这样。”队伍中有人说,“我素来也相信司马也是因为这套书对接下来的兵事有利,才设置我们这个什,而且编属不能随便设立,我有点怀疑,是不是大将军和骠骑将军也同意……”
“我不知道,”乐正绫笑了笑,“我的讯息只到司马处过。不过大家只管认真学,我们认真地课,米饭会有的,什么都会有的。”
听了这么大的一张大饼,大家在秃柳下走着,士气也高昂了许多。楼昫已经暗自下了劲,不管下午课的是啥,自己得争得一个去陵邑见见世面的机会。这样父母在泉下也会为自己感到些许欣慰吧。
一想起给予自己生命而又不曾享过自己半天孝敬的做小妾的母亲来,楼昫的眼泪又在往眼眶里涌了。
下午。部队已经进展到离灞河较近的位置,似乎远处长安城的轮廓也隐约地见了出来。
“嚯嚯,那可是刘彻住的地方!”在扎营的时候,乐正绫一边远眺着满是高台宫殿的长安,一边用现代汉语同天依说着在这个时代极为大不敬的话。
“这会就算帝王,居住条件也比不上我们的卧室。”天依道,“可惜我们离回去越来越远了。”
“哎,现在想这些暂时没什么用。”乐正绫摇摇头,“一会你教一下士兵们音系描写的基本方法,然后让他们描写一遍汉代的通语。”
“只描写通语?这不是送分题么?”天依有点疑惑。
“然后,我做发音人,我说上古羌语的主元音和主辅音,让他们记音。”
“他们之后需要学羌语么?”
“只是让他们适应一下跨语言的环境。”乐正绫看着原下的灞河和渭河道,“日后有条件的话,我会课他们羌语,或者让祁叔课他们羌语,或者匈奴语。”
“好事。”天依默默地说。
通书什的什官和士兵们打好帐篷,准备好受课地点,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听下午的内容。天依取代了乐正绫,走上了授课的位置。
“这次还是由我,你们的洛姓什副,来课你们。”天依说,“如果课的效果不好,大家还是多提意见,以后会改进,我们共同努力。”
从一节课开始,大家就觉得这种海国老师的说话方式有些奇怪,好像不像个老师一般。但是此时他们已经习惯了。
“乐正什正前些时日已经课过你们元音和辅音,接下来你们需要利用已经习得的这些符号,来描写一种语言的音系。当然,正式的描写还需要后面课,我接下来会先说一些词,你们可以记录一下。”
大家都将笔墨磨好,摊开革纸。
“鱼。”
大家纷纷在纸上写下aa。看到众人已经记完,天依再开口说出第二个音:
“萼。”
k。
“昂。”
。
“怎么样,”洛天依停下发音,向人们问道,“是不是特别熟悉?”
“我感觉出来了,”夷邕一拍大腿,说,“什副刚才举的三个字,打首的辅音都是,主要元音也都一样,都是长元音aa,但是收尾不一样。”
“这我们也听出来了!”其他士兵说,“第一个字,aa后面就没了;第二个字,后面有个k,第三个字,后面有个。”
天依向他们点头。随后,自己又发了上古韵部中支韵、质韵、真韵以及侯韵、屋韵、东韵的字,让大家比对。
“什副,您举的这些字,主要元音都一样,就是尾巴不一样!”
“对。如果把我刚才发的第二个字,那个k尾给弄没了,那它怎么样?还是花萼的萼么?”
“不是了!”夷邕摆手说,“那就不是‘萼’了,变成鱼游的‘鱼’,还有我的‘吾’了。”
“也就是意义发生了转化。”
“对。我们叫它的说法吧,它要指的那个事物不同了。”
“所以,显然,它这个尾巴变化了,意义也发生了改变。”天依笑道,“这不难理解吧?”
“嗯。”众人都点头。
“那,我再发一个。”天依清清嗓子,发了一个。
“这后面的和k还不一样了,是个浊音。”楼昫判断了出来。
“不错,你们觉得这是啥?”天依问士兵们。
“我们北边的大山里,那边的人,说那个花萼,。”楼昫说,“虽然我们没有这个口音。”
“在你们的听感里面,把k换成g,它的意义会改变么?”
众人想了想,摇摇头。
“显然,在一般的汉说里面,没有尾巴、有塞音尾巴、有鼻音尾巴,这三者是对立的。但是塞音尾巴大家一般说的是清塞音尾巴,而它就算是浊塞音尾巴,也不会和清辅音尾巴冲突,把清辅音念浊化了,不会改变它们的意义。”
士兵们试了试,将自己词中的k韵尾浊化,似乎没有什么影响。
“我们做的是音系描写,音系的一个基本的单位就是音位。而我们先前教的各个音标,你们可以暂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