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7章 韩佳人番外:太阳冰山 中(4/5)
只是表面的现象,就内心来讲,林斌绝对是欢愉的,一直独自沉浸在韩佳人的目光、微笑和玉手上。小斌这孩子真是丢了魂了!林斌大舅和二舅满脸苦涩的想着,无论如何,他们都不希望林斌如此沉沦下去。当然,沉沦这个文艺味道过于浓厚的词,林斌大舅和二舅是不知道的,在他们看来,林斌是被鬼魂上了身,要不怎么突然变成这副模样!为了将那个生机勃勃的林斌重新找回,林斌大舅和二舅可谓绞尽脑汁,他们尝试着不断地对林斌进行劝导,用一些再家常不过的话语,他们也尝试着挤一些血汗钱给林斌,让林斌到城市四处转转,接触些新鲜事物,长长见识,也许见识多了,心态就转了回来。林斌大舅和二舅甚至想起了雁儿,渴望雁儿能够开导林斌,只是他们只知道雁儿如今在首尔这座城市打工,不知道雁儿究竟身在何处。于是他们继续劝导林斌,让林斌没事去找雁儿玩,或者告诉他们雁儿在哪里,他们把雁儿叫过来,然而林斌闻言,就是不回答,嘴巴闭的跟老鼠夹似的,怎么打也打不开。林斌大舅和二舅的种种尝试,最终都被证明只是徒劳一场,宛如泡沫般,轻轻一冒便炸裂了。
这时候,林斌大舅和二舅不禁抱怨起自己没文化,在他们看来,倘若自己有足够的文化,就一定有办法替林斌还魂。抱怨完,二人突然灵光一现,心想,自己没文化,可以找个有文化的人替林斌还魂啊。如此一想,二人不约而同地对视,脑海中窜出同一个人来。
……
……
又是一个星期天的午夜,河辰习惯性地来到这条杂乱无章的小巷。
弯月高悬,冬季的冷风,肆无忌惮地嬉戏着,尽管小巷两侧是各类废弃的矮屋,矮屋两侧不远处就是高耸的写字楼,但那些古灵精怪的风声,还是轻易传入小巷深处,一路撒下薄如月光的寒。
两个月了,这两个月来,河辰已经习惯了每个星期天的午夜到这条小巷来,走进那家似乎开了很多年的小吃摊,吃一些辛辣的夜宵,喝两瓶不合时宜的啤酒,放飞一些飘渺的思绪。这座锦绣市对河辰来讲依然是陌生的,毕竟他只在这里待了两个月时间,事实上但凡比较大的城市,他都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隔阂感,自从开始漂泊的那天起,他还从未在一座类似的城市停满一个季度。尽管如此,河辰还是觉得,自己对首尔市似乎已经很熟悉了,他看过寄居在这座城市的各色人,有位于上层的,也有处于下层的,有生活的糜烂,也有生存的挣扎,这可能与他热衷于观察的性格有关吧。
一杯啤酒下肚,河辰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朝着小巷口巡游开来,他知道,要不了半个小时,那个姑且可以称为农民诗人的家伙,也就是林斌,就要来了,自打认识自己后,那家伙几乎每个星期天的午夜都会特意跑来找自己。就内心而言,河辰是不愿跟外人,尤其是陌生人,随随便便有过多交往的,事实上一直以来,他就坚守着这个原则。只是河辰认为,原则不是绝对的,很多原则本身存在着不为人知的漏洞,自己的这个原则当属其一。有时候,遇到一些特别的人,或者说能引发自己兴趣的人,河辰还是愿意与其进行深入的交谈,林斌就是其一。
目光刚刚收回,两个佝偻的身影便窜到河辰面前,河辰一眼就认出,来人该是林斌的大舅和二舅。林斌大舅和二舅自然是通过林斌知晓河辰的,他们听林斌说过,河辰目前在一家小剧院做主持人,他也是什么诗人作家,除此之外,还在写什么电影剧本。林斌大舅和二舅可不知道诗人和作家究竟是做什么的,也不知道电影剧本究竟有什么用,他们唯一确定的是,这个河辰,应该是个文化人,因为最近林斌看的一些书都是他送的,而且林斌还跟他们说过,河辰很喜欢写东西。他们想来,喜欢写东西的人,可不就是文化人么?林斌大舅和二舅知道林斌喜欢看书,只是他们不知道,其实一直以来,林斌看的都是些文学书籍,通俗的讲,林斌应该算个文学青年。跟很多文学青年一样,看多了文学方面的书,也就自然而然会生出自己写的yù_wàng,而且不少人一开始写的是诗歌。尽管林斌上过高中,后来还读了一家骗子技校,可就身份而言,林斌依然只是个农民。写诗的农民,可不就是农民诗人么?当然,林斌除了农民的身份,还是个打工者,按照近些年兴起的说法,称其为打工诗人也不为过。河辰和林斌的相识,就跟诗歌有关。
河辰和林斌第一次见面,就在这条小巷的小吃摊,当日林斌奇迹般地在城市的晚报副刊发表了一首诗歌,第一次将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并收到十块钱稿费。对林斌来讲,实在是个不小的喜事,于是当晚他将大舅和二舅喊出,就着简单的夜宵,一起分享内心的喜悦。当林斌紧紧攥着当天的报纸,趁着醉意,不在乎周围零零散散的人影,向大舅和二舅朗诵自己那首诗的时候,那股可以用蓬勃来形容的精神气儿,甚至可以用豪放来形容的冲动劲儿,被坐在角落里的河辰看在了眼里。林斌的这一举动,在当场的其他人看来,多少有点精神病的倾向,可在河辰看来,却是一种青春和生命的彰显和释放,也正因为如此,使其萌生了与林斌接触的冲动。
如果我说我爱你
他们会不会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其实我只想牵着你的手
如果能偷吻一下<
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