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节 蓄势反击(3/4)
起开火,此举导致超过5000名平民惨死(当时共有超过6000名平民死亡或受伤,因为平民们饥寒交迫,加上战场混乱、医疗条件也不充足,所以受伤平民死亡率非常高),本来,蒋纬国和南京军对此都是刻意闭口不提的,《中华英雄报》也没有报道,但日本人报道了,并且是添油加醋、捕风捉影地进行报道,日本人在新闻报道里声称“支那平民死难者超过一万人”,缘由是“帝国军护送支那平民前往支那军防线,因为帝国军执行的是护送任务,所以普遍未携带重武器,且没有防备,大胜关支那军指挥官认为‘不分青红皂白地一起开火’可以大量地杀伤帝国军,因此罔顾支那本国平民死活,悍然而残忍地对混成一团的帝国军和支那平民展开密集扫射和炮火覆盖,杀伤帝国军两千余人,亦导致一万余支那平民无辜丧命”云云,日本报纸上除了这些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文字外,还有很多触目惊心的照片,并且日本人发表的照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选的最令人难以接受,比如儿童被杀、孕妇被杀等,确实让人看得心如刀绞。怒骂南京军的是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吴晗。吴晗此时年龄不大,只有三十岁不到,但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已是云南大学的教授了,并且他是胡适先生的得意学生。因为年轻,所以血气方刚、思想激进,早在六年前,吴晗就怒斥国民政府“翻开中外各国任何朝代历史,都找不到这样一个卑鄙无耻、丧心病狂的政府”,此时在云南大学里任教,他愈发仇恨国民政府,积极投身各种反蒋活动,态度和言论都越来越尖锐,对国民政府的批判也越来越激烈。骂国民政府的文人墨客非常多,但动机并不同,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希望“骂醒”国民政府,这一类文人是对国民政府还是抱有期望的,希望能改良国民政府,二是沽名钓誉、哗众取宠,第三类就是吴晗这样的人,不为名利,也不想“骂醒”国民政府,只为骂而骂,因为这样的文人已经对国民政府彻底失望,政治目标是颠覆国民政府,他们对国民政府只有恨,或痛恨、或憎恨、或仇恨。得知这起“大胜关惨案”后,吴晗悲愤交加、怒火中烧,他用力透纸背的文字对南京军展开“血泪控诉”,他说“...为歼外敌竟不顾本国民众之死活,如此军队竟然自称国军、竟敢大言不惭地自称在保卫国家?没有民,何来国?为保国而戮民,岂有如此之丧尽天良之理?他们(南京军)究竟在保卫什么?他们只是在保卫蒋介石屁股下的那把龙椅!只是在保卫国民党可以继续对中国进行黑暗、腐朽、残暴统治的权力!如果民众在日军手里好过在这支名为国军实为党军的蒋家军手里,南京还不如被日军攻占!...”他又指名道姓地怒斥大胜关守军总指挥张云,“...此等蒋家爪牙注定遗臭万年!他们心里根本就没有对本国同胞的仁爱和责任,只想踩着尸骨往上爬,至于脚下踩的尸骨究竟是异国人的还是本国人的,他们根本不在乎!蒋家的统治,就是无数这样的爪牙走狗而得以巩固不倒的!为得蝇头小利,对上摇尾乞怜、阿谀奉承,对下残暴不仁、冷血无情,此等军人,泯灭人性,连日寇亦不如!日寇虽然同样杀人如麻,但杀的好歹是外国人,他们杀的却是本国人!不杀张云,何以告慰因枉死而无法瞑目之同胞?...”文中又毫不客气地讽刺道,“...昔有隋文帝英明神武、开拓万里江山,膝下二子,长子杨勇文德兢兢,次子杨广武功赫赫,文帝遂废长立次,未及料想,次子口蜜腹剑、狼子野心,权柄在手即原形毕露,弑父杀兄、祸国殃民,最终断送千秋大业。呜呼!古人有云,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吴晗是历史学家,因此他写批判文章时走的都是“影射史学”的路子,很显然,他此文影射蒋介石是隋文帝杨坚,影射蒋经国是隋文帝长子、太子杨勇,影射蒋纬国是隋文帝次子杨广,并且他一方面讽刺蒋介石跟封建帝王一样搞“家天下(党天下)”,一方面讽刺蒋介石刻意栽培蒋纬国当接班人,小心最后弄得蒋纬国像杨广对待杨坚、杨勇那样对待蒋介石和蒋经国。另外,吴晗之所以这么“敢说”,是因为他知道蒋介石(其实是替身)和蒋纬国都在南京城。
柳无垢之所以显得很委屈地说她也挨骂的,是因为吴晗确实骂她了,只不过是冷嘲热讽,没有指名道姓。吴晗讽刺道:“...所谓《中华英雄报》应该改名《国民党英雄报》,该报纸名为讴歌抗击外辱的中华英雄,实际上还是一个为国民党、为国民政府摇旗呐喊的官方喉舌,大胜关惨案发生后,该报居然装聋作哑、知情不报,堪称不打自招、其心可诛!该报之真实目的乃是蛊惑人心、煽动民众为保卫国民党政权而卖命卖力,与所谓《扫荡报》乃一丘之貉,皆为御用文人出卖良心、粉饰太平之场所,乌烟瘴气、臭不可闻!...该报某主编本深受其父之熏陶教导,未想其竟为攀龙附凤而弃明投暗,古人云‘不为五斗米折腰’,想之岂不自羞?当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很显然,这段文字嘲讽的就是柳无垢。
“真过分!”蒋纬国看完后也怒了,“真是太过分了!骂我无所谓,骂我老婆就不行了!骂我的弟兄们更加是不可原谅!”他怒不可遏,同时感到一种强烈而无名的窝火。
“这事交给我!”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