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节 蓄势反击(4/4)
柳无垢显得正义凛然,“他骂我不要紧,但他不能骂南京军的将士们!我立刻撰稿回击!”“算了!”蒋纬国挥挥手,“浪费口水!浪费时间!你就回他一句话,以我的名义回复,想骂老子?来南京,老子让你骂个够,保证骂不还口。就这样!”他在心里恶狠狠地暗想道,打完南京这一仗,也该好好地给国内那帮酸秀才上一堂思想教育课了,整天不分青红皂白地骂自家人怎么行?
柳无垢离开后,蒋纬国继续审阅文件,海统局副局长舒国生报告说,空军方面有一个“轰炸日本本土”的计划,希望能跟蒋纬国商议商议(实际上是征求蒋纬国的批准,毕竟空军跟海军一样都是蒋纬国说了算)。
“轰炸日本本土?”蒋纬国顿时感兴趣了,他看了看报告,想起来了,这是历史上的“纸片轰炸”事件。在原先历史上1938年5月19日,中国空军的两架美制b-10轰炸机(马丁轰炸机)曾远征日本本土,使日本本土遭到有史以来第一次外国飞机的攻击,率队执行这项任务的徐焕生、佟彦博也是先于美国杜立特第一次攻击日本本土的飞行员。眼下时间也到了,说起来,这件事也受到了蒋纬国的“蝴蝶效应”影响。在原先历史上,抗战初期的中国空军装备的轰炸机主要五种:美国的b-10、诺斯罗普-2ec、苏联的、德国的he-111,这些轰炸机数量不多、性能平平,并且驾驶它们的基本是欧美雇佣兵,实战中,这些雇佣兵普遍没有牺牲精神,极少尽忠职守,一旦遭遇危险就逃跑或弃机跳伞,国军空军策划这项“轰炸日本本土”行动时,那些欧美雇佣兵飞行员狮子大开口,要价一人十万美元,蒋介石拒绝答应,所以让徐焕生、佟彦博等八名中国本土飞行员承担,五种飞机里,b-10最适合参战,因为其它轰炸机或航程不够或速度太慢或体积太大或噪音太大。眼下的中国空军不怎么注重轰炸机,因为这是“中国国情”决定的,中国空军主要的轰炸机只有3种,美国的b-10和德国的he-111(两种都是水平轰炸机)以及德国的ju-87(俯冲轰炸机),此时增加了一种,因为德国新援助中国的400多架飞机里有约150架是轰炸机,一半是ju-87,另一半是德国最新式的ju-88中型轰炸机,性能很出色,最大载弹量达到3吨,最大航程达到2730公里,完全可以飞到日本本土进行轰炸(从浙江宁波出发,飞到最靠近的九州岛)。
中国空军不具备大规模空袭日本本土的能力,日本本土自然是防卫森严,中国空军难以进行“光明正大的轰炸”,只能搞偷袭,既然是偷袭,这样的手段肯定只能使用一次。ju-88轰炸机是德国最新轰炸机,刚刚问世,日本人还不清楚这一点,所以空军总司令部的意思是:在把ju-88投入南京战役前先出其不意地用于轰炸日本本土。毕竟,如果ju-88先在战场上亮相,日本人就会有防备,ju-88就难以偷袭日本本土了。现在拍板,飞行员就开始训练了。
蒋介石对这个计划很感兴趣并且给予支持,他的目的是:向日本进一步地证明中国军队的强大,从而威慑日本高层,迫使日本高层放弃侵华,双方和谈停战。不过,蒋介石的态度还是老样子,“不把事情搞大”,所以他的想法是:飞机只扔传单不扔炸弹。此法好处有三,一是可确凿无误地证明中国空军有轰炸日本本土的能力,二是手段“人道、文明”,不会“荼毒无辜的日本平民”,三是不会对日本本土造成实质性破坏,从而不会激怒日本高层特别是骄横的日本军方。
“屁话!”蒋纬国很不以为然,“扔传单有个屁用啊!扔原子弹还差不多!”他回复道,要么扔货真价实的炸弹,要么就别扔。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