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10/11)
华老师点我,我站起来从容答道:“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华老师不停地点头,脸上露出喜悦的神色。
“这位女同学叫什么名字?”华老师问道。
同学们回答:“方猗兰。”
“方猗兰,很好!一年级五个班,这是唯一一个准确无误答出朝代顺序表的同学。说实话我是很失望,听故事的时候,你们都是兴趣十足,没想到连这么简单的朝代顺序都答不出来,现在稍感欣慰的是,你们班终于有一个答出来。问你们喜不喜历史课,都说喜欢,什么叫喜欢?喜欢是重视它,珍视它,肯为它花时间,花心思。不是什么都不做,就坐等着听故事,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听完就了事。”
现在华老师可能早已不记得我了,但我一直记得华老师说的什么叫喜欢?喜欢是重视它,珍视它,肯为它花时间,花心思。
回到家,姑妈和姑父已经来了,表妹和表弟在外面打工就没有来。舅婆和姨婆一家也来了,舅婆两个儿子带着老婆孩子,女儿女婿带着小孩都过来了。姨婆三个儿子也全部带着媳妇和小孩过来了,家里一下子变得很热闹了。爸爸搬出桌子让叔叔们和婶婶们开始玩扑克牌,一桌不够,爸爸又从隔壁借了一张桌子,再拿了一副扑克牌,两桌牌在树荫下开始了,终于把客人安置好了。
奶奶对舅婆和姨婆说:“他们玩扑克,我们上楼去打麻将。”
这时又有客人来了,一对白发老人,一见奶奶就很恭敬地叫舅妈,而且还双膝下跪,现在我们早就不兴这些礼仪了,但老人家还是那么执着,真让我感动。奶奶急忙把他们俩老扶起来,我知道这是一个远亲的姑妈和姑父,每年奶奶过生日都会来。他们的白发比奶奶的还多,远远看上去,甚至比奶奶年龄还大,但他们那一声舅妈叫得让我感觉他们还是孩子,不管他们年龄多大,在奶奶面前他们就是孩子。奶奶说:“你们七十多岁了,现在也是儿孙满堂的人了,以后就不要过来了。”
姑妈露出憨憨的笑容,像个小孩子,“只要舅妈还在一天,我们俩就是爬都要爬过来。”
好感人的场面,我连忙去给姑妈和姑父端了一杯水过来,“姑妈,姑父,请喝水!”
“这是三姐吧?这么大了!”姑妈问。
“嗯,我是兰兰,姐姐在厨房帮妈妈洗菜,哥哥在武汉没回来。”我回答。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你都这么大了,我还记得你小时候最调皮,有一次不知有什么事惹你不高兴了,你一屁股坐在路上哭,哭得可伤心了,怎么哄也不起来,你奶奶叫我不要理你,说过一会就好了。过一会你真的没哭了,还跟小朋友玩得很开心,我无意说了一句,小孩子变脸变得真快,刚刚还哭得那伤心,现在就玩得那么起劲。可能被你听到了,你毫无征兆地突然坐到你刚刚哭的地方又开始大声哭起来,位置一点都没变。”姑妈说完和奶奶一起笑起来。
我也跟着傻傻笑起来,这个故事我听姑妈讲了好多次了,姑妈每见我一次就要讲一次。姑妈说我聪明,我坐的地方刚好有个小小凹坑,所以我不会找错地方。这段小故事成为姑妈对我最深刻的记忆,不管我长多么大,我永远是那个赖在地上哭闹的小女孩。就像姑妈在奶奶眼里永远是个孩子一样。
奶奶说:“既然来了,就不要干坐着,陪舅妈上楼玩一会麻将。”
姑妈看了一眼姑父,姑父说:“去吧!难得来一次陪舅妈玩一会,我看他们年轻人玩扑克。”
得到姑父的许可,我扶着姑妈和奶奶一起上楼去。
奶奶推开二楼靠北的一个小房间,小小的空间刚好摆下一张自动麻将桌和一张摆放茶水的小桌子,简单又舒适。两年没在家,家乡变化很大,物质条件越来越好是一方面,人们对生活的精神追求和生活质量也在日益提高,奶奶以前就是一个精致生活的人,现在条件好了,更是把生活过得优雅,细致。有一种感觉我这个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已经落伍了,说实话,我还没玩过自动麻将桌呢!
“奶奶,我们家什么时候买的自动麻将桌?”
“今年正月买的,现在家家户户都是自动麻将桌,我把以前的麻将拿出来,客人都不愿打,来了客总不能干坐着,所以叫你爸爸去买的。”
奶奶、舅婆、姨婆和姑妈这四个老人家开始了,我则在一旁负责散烟及添茶加水。奶奶还是跟以前一样,宁愿输牌都不愿意输速度,刚开始牌还没摆好,就急着打子出去,一对东风就这样拆散了,我在后面不敢吭声。其实牌刚打出去,她就意识到打错了,捡回来重打,应该也没事,下家还没摸牌。但奶奶一点都不动声色,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依然笑呵呵。我就知道站在奶奶身后看牌是绝对不能说话的,反正也只是玩,输赢都没关系,他们开心就好。
打了两圈,奶奶还没开胡,我自告奋勇上来帮奶奶,奶奶笑着退下来,坐在我身后。
好久没摸牌,手有些生,动作虽然慢,但我的头脑很清醒,手气也不错,一上来就胡了一牌。奶奶笑呵呵的说:“还是孙女手气好。”接着又连胡两牌,手气来了挡也挡不住,奶奶说我不按常规出牌,乱打乱来。
可能有点热,姑妈把裤管卷得老高,我赶紧打开电风扇,无意看到姑妈腿上血管像蚯蚓一样凸出皮肤,弯弯曲曲呈团状或结节状。“姑妈,您的
第10页完,继续看下一页